体验数智文化传播 参访专业龙头校企
文/刘建锋 图/张欢 赵玉杰 吴柯达
“数字化,不,数智化,应该成为我们发展教学的重要方向,也将成为我院的未来特色。”武汉晴川学院传媒艺术学院院长11月25日对传媒艺术学院教师们说。
她在访问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并与该院副院长崔蕴鹏座谈时,对参与座谈的十余位传媒艺术学院教师们如上表述,展示了其开展教学改革的决心。
11月23日——25日,为积极融入数智化时代,迎接新技术尤其人工智能技术对传播领域的影响,拓展教学改革思路,传媒艺术学院组织了十余位专职教师赴京,参观了正在进行的农业农村部“大地流彩 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参加了由武汉大学主办的“乡村文化产业创意创新座谈会”,并参观访问了中国传媒大学及财新网等传媒龙头企业。
展会数智化新亮点 启发教学思考
传媒学院教师团队于11月23日和24日上午,在全国农展馆沉浸式参观了农业农村部主办的“大地流彩 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这次大型展览,分九个展区,分别为全国乡村文化建设成果展、乡村非遗展、农遗良品展、特色美食展、文创产品展、优秀农民画展、村BA菁英赛展、优秀乡村文艺节目展、大地艺术展。
令传媒学院教师团队重点关注的是,本次乡村文化展的参展项目,是通过武汉大学数字化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联合多家机构共同组织的线上竞赛而选出的,其中包括一些数智化艺术创作和乡村文创开发项目,它们是由清华美院等多家高校师生在乡村开发实施的。
24日下午,在“乡村文化产业创意创新座谈会”上,武汉大学数字化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丽群教授作总结报告时介绍说,本次乡村文化产业创意创新大赛充分使用了数字化、数智化技术,体现在参赛作品应用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设计开发数字化乡村文化产品;运营数字化乡村文化产业项目,赋能传统乡村文化产业经营模式、生产方式、服务手段迭代更新的数字化方案等。包括:利用VR技术,吸引游客虚拟走访乡村历史遗址、体验传统节日和习俗、远程探索乡村;建立线上销售平台或利用现有的电商平台,对农特产品、手工艺品等进行数字化营销;利用视频、动画、音频等,对乡村的历史故事、民谣传说、优秀文化进行创意讲述,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结合物联网技术开发运营智能化农业体验项目;开发运营乡村非遗、方言文化等主题的在线学习课程等……
不仅武汉大学数字化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在以数智化为导向推动乡村文化传播,腾讯亦以平台之力,早早布局,触角已深入乡村,已经建设并在多地推广其公益数字化治理平台。
来自腾讯公司的陈圆圆,十年前开始下沉乡村,如今,她已代表腾讯,打造起了直接服务于普通村民、村干部的村级服务兼数字治理平台等(川善治/鄂参与/粤治美/青松治/好德行/桂智通)。
“我曾经在贫困户家里住过一个月,在村里住了一整年,”陈圆圆对传媒学院教师们说。
以陈圆圆为代表的“为村耕耘者”数字化实践项目,建立起了用户粘度高的乡村版一体化数字平台,成为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的又一个亮点。
由数字化而进一步数智化,是创作与传播领域以及社会治理革新的方向,而如何将我们因应这一趋势而试图实行的教学实践改革,融入并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类应用场景之中,应该是我们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教师们在深入体验本次展演后,深夜召开座谈会,并达成了共识。
教学设置要顺应时代要求 为了不被灭顶,只有冲顶
“面对人工智能,中传要么‘冲顶’,要么‘灭顶’”,2024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廖祥忠的言论,传达了国内高校传媒类专业教师们的共同焦虑。如何在面临新技术带来的冲击时,办出教学特色,并借此技术革新之机,获得一片新的天空?11月25日上午,传媒学院教师团队造访了中国传媒大学,并深入参观了走在基于AIGC技术实施教学改革前沿的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目前被认为是相关学科国内顶流学院,不仅拥有四个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师生作品还在国际国内多个动画节获得过一千多次奖项,其毕业生主创的作品,更已获得了50亿元以上的票房总额,出现了《消失的她》、《白蛇:缘起》、《三国杀》等多个爆款作品。
中传动画学院崔蕴鹏副院长接待了传媒学院教师团队,他引领教师们参观了位于院内的中国动画历史陈列馆,并讲解了该院为顺应数字时代要求而实施的教学设置改革:
顺应数字时代要求,并与多家国际学院的一流专业设置接轨,在国内首创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和数字游戏设计专业,以动画和数字设计为两个深度交叉的核心,将动画、漫画、数字影像与网络视频、网络与智能媒体设计、数字娱乐与电子竞技各专业领域有机并联,形成了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科学、有序、有机且门类齐全、涵盖广泛的学科体系。
据崔院长介绍,学院坚持“人文为体、科技为用、艺术为法”的办学思想,“传统与现代融合、中西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办学理念、“与国际对接、与业界对接、与中学对接”的办学原则,探索动画与新媒体艺术复合型精英人才的培养之路。
目前,该院已经形成三大专业集群:动画漫画专业群、游戏电竞专业群和未来媒体专业群。动画漫画专业群下设动画、漫画专业方向,未来媒体专业群下设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等专业方向,游戏电竞专业群下设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艺术、艺术与科技等专业方向;硕士设有动画艺术学、数字媒体艺术、人机交互与游戏开发、艺术与科学、广播电视等多个方向;博士设有数字艺术、艺术与科学等专业方向。
在谈及该校党委书记廖祥忠为应对人工智能冲击而发出的“冲顶论”时,崔院长介绍,中国传媒大学开设了一门“计算思维编程课”,全校学生尤其文科学生必须学这门课,以给其注入技术思维。动画学院更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将AI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创作方法和创作技能的前提下,将AI当做一种基本的创作手段,同时实现“AI+”和“+AI”。
“AI+”,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要基于 AI的逻辑体系来构建课程;“+AI”,即其他的专业需要“+AI”,要有AI思维,融入AI。
此外,该院还特别在2024年将原“数字媒体技术(游戏技术方向)”改为“数字媒体技术(智能交互与游戏技术方向),将”“未来媒体与交互设计”更名为“未来媒体与智能设计”,并且新增了“人工智能生成艺术”方向。
他强调,必须守住专业教育的前提,守住专业性和专业规范,在自身掌握好专业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处理好人与AI的关系,中传的人工智能专业是以传媒为底色和核心,这是中传的安身立命之本。
思考:我院教学如何为智能机器人时代做好准备
传媒学院教师团队随后参访了动画学院数字艺术创新实验室和数字人研究院,这家实验室在今年7月曾带着AIGC领域的优秀创作成果与先进技术亮相于超高清视听科技成果展。
图片说明:传媒学院教师团队在数字人研究院与AI虚拟人“李白”互动
实验室主任、研究院院长吕欣告诉前来参访的传媒学院教师,该院团队训练出了拥有自主产权的人工智能模型“墨池”(Inkstone),它采用多模态视频生成方式,在角色面部特征稳定性、较长镜头生成中降低视频抖动与局部错误等方面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生成视频内容更具手绘画面的细腻风格,更善于表现叙事作品中的表演细节,生成效果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内居领先地位。
吕欣介绍了数字人研究院研究的两大前沿领域——数字虚拟人技术与元宇宙产品研发。教师们随即在现场体验了元宇宙虚拟形象,并与AI虚拟人“李白”互动交流。
据他介绍,中传学生们通过参加AIGC工作坊,基于MidJourney,实现了包括风格测试、十二生肖主题创作、中式纹样动漫角色绘画LoRA模型训练等的多个项目成果。
吕欣说:“人工智能借助数字人以及生成式AI、情感AI等相关技术,可以在赛博空间和屏幕中呈现与人类思维相似的智能情感。如果借助具身智能技术,它还能够赋能在智能机器人身上,那么很可能在蓝色星球上除了碳基智人之外,还会出现硅基生命……我们需要为这个时代做好准备。”
结束在中国传媒大学的访问,吕欣教授的讲话,成为传媒学院教师们回程途中思考的话题,教师们自省,目前,我院教学与中国传媒大学,存在很大的差距,但AI引领的技术革新,为我院通过教学投入、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逐步缩减差距,提供了一些思路。
改革:专业固本、实践落地、AI交融
11月25日下午,部分教师又参访了新闻业界翘楚财新传媒。
该司旗下的财新网多年来坚持专业、规范的深度报道,并深度开发数据新闻作品,因其作品群具备独特的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而成为全世界第九大的付费订阅新闻机构。
在财新网这一行业领先的新闻机构,教师们也获知,由于AI技术带来的短视频等内容创作者便利,导致互联网内容生产从碎片化进一步深化到了微碎化潮流,这一微碎化传播潮流培育起了新的用户习惯,对财新网这样以深度内容为主的机构来说,要想将用户向普通公众进一步拓展,就必然遭遇到公众阅读习惯的障碍。
然而财新已确定不变的是,财新将坚守新闻的专业操守,始终以专业性规范内容生产,以新闻产品的高质量留住核心用户群体,并通过对新闻资讯类信息的深度挖掘和再加工,提供具备独特价值的前瞻性深度产品,来扩大对高端用户的影响。
该如何应对AI给传媒领域带来的冲击?就教学来说,首先要固本,中传动画学院崔蕴鹏副院长说,培养学生自我的创新能力,才能有效防止学生被AI牵着鼻子走,只有学好了专业本领,才能训练和驾驭好AI,而不是被AI反噬。
武汉晴川学院传媒艺术学院院长25日对在京参访的传媒学院教师团队作出寄望:“核心是老师的素养问题,AI时代,我们要实现智能传媒教育的升级,老师能不能与时俱进,能不能适应AI时代,能不能在完善专业教学的基础上教育好学生,这些问题最为关键。”
她提出了教学改革思路:首先要有危机意识,要有切身的时代体悟;其次,要布局重点领域,抓好数智时代教学实践的落地,要做到数智化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充分交融;尤其要加强专业及课程建设,聚焦相关科研领域,培养一批既拥有深厚专业功底又善于实现智能教育的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