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武汉晴川学院传媒艺术学院与武汉青紫藤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同参与大型访谈系列专题片《荆楚大先生》项目。该项目以“立师德、树典范、传精神”为宗旨,聚焦湖北教育界杰出学者,通过沉浸式创作展现教育家精神,成为湖北省社科普及与高等教育研究的标杆工程。此次校企合作不仅是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更成为学院学科建设与教师发展的重要赋能平台。
《荆楚大先生》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社科联联合策划,自2023年启动以来屡获殊荣,先后入选“湖北十佳社科普及创新案例”“湖北省社科普及重点项目”,2025年更被省教育厅高教处列为重点科研扶持项目。武汉晴川学院传媒艺术学院依托学科优势,与武汉青紫藤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组建跨专业教师团队深度参与项目全流程,实现了高校智力资源与传媒企业实践平台的有机结合。
校企双方在项目中构建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学院提供学术支持与人才储备,企业则带来行业前沿技术与项目管理经验。这种深度融合不仅保障了纪录片的专业性与艺术性,更开创了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推动社科普及的新路径。
传媒艺术学院10位专业教师在项目中担任核心创作角色,覆盖艺术指导、文学统筹、剪辑、录音、运营等全产业链环节,形成了“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实战练兵场。
高一戈老师带领团队深耕视觉叙事,通过“沉浸式访谈”手法,将校园、档案馆等场景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影像语言,实现学术深度与艺术表达的统一。
汪晨阳老师负责人物故事挖掘,结合珍贵史料与师生口述,精准提炼学者精神内核,为纪录片注入人文厚度;。
李梦寒、赵梦歆、黄振皓老师将影视制作前沿技术融入创作,确保纪录片的视听品质达到行业标准;
于平老师在项目中主导数据管理流程,张欢老师负责纪录片包装,其作品获行业认可,形成“以赛促教、以创促研”的良性循环。
李蔚苏、赵彩雯老师则在项目传播环节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全媒体渠道推广,扩大教育家精神的社会影响力。
该项目学院负责人方志向老师认为,通过参与省级重点项目,学院深化了“传媒+教育”“艺术+社科”的交叉融合,为申报省级一流专业、科研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项目中积累的珍贵影像素材与学术资源,将纳入学院教学案例库,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实践范本。同时,教师通过全程参与项目策划、制作、运营,在真实产业场景中提升了跨学科协作能力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教师带领下,部分学生参与了素材整理、辅助拍摄等工作,提前感受纪录片创作的全流程。这种“教师带队、学生参与”的模式,既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也为培养“懂理论、会实操、有情怀”的传媒人才提供了新路径。
以项目为纽带,书写校企合作新篇章 《荆楚大先生》项目的成功实践,是武汉晴川学院传媒艺术学院践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的缩影。通过与武汉青紫藤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学院不仅为地方文化建设贡献了专业力量,更探索出一条“项目驱动学科建设、实践赋能教师发展”的特色之路。双方将以该项目为起点,在课程共建、实训基地、科研攻关等领域展开更广泛合作,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传媒人才、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