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恰逢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段波澜壮阔、刻骨铭心的历史,宛如一座巍峨的丰碑,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铭记于心。在这意义非凡的年份里,由长沙县止戈和平公益发展中心倾力打造的“为爱止戈”公益项目旗下——“衡阳1944抗战记忆”展览项目,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传媒艺术学院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欣然应邀参与其中,为传承抗战精神注入了强劲动力,贡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衡阳1944抗战记忆”展览意义深远、影响重大。它以个体故事为叙事核心的展览,宛如一座时光的桥梁,引领观众穿越历史的长河,以士兵的独特视角沉浸式感受先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与无私付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故事,如同情感的纽带,引发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让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如春风化雨般深入人心。展览中的故事主人公皆是衡阳保卫战中的普通军民,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一段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历史,它们是抗战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民族记忆的珍贵宝藏。
在此次意义非凡的活动中,传媒艺术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毅然承担起关键而艰巨的任务。学院新闻系教师刘建锋副教授全身心投入到“老兵故事文稿创编”工作中,与展览主办方深入探究衡阳保卫战的历史背景、激烈战斗过程以及老兵们的英勇无畏事迹。在这个过程中,刘老师字斟句酌、精心雕琢每一篇文稿,力求用生动鲜活、细腻入微且极具感染力的文字,生动展现出老兵们在战争中的坚韧不拔、英勇无畏以及对国家的赤胆忠诚。最终,共同创作出32条近1万7千字的老兵故事,每一篇文稿都仿佛是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刘建锋老师查阅资料,编写稿件)
与此同时,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方志向、郑巧、赵玉杰、邱思源、杨硕等教师还肩负起“指导学生录制老兵故事音频”的使命。在录制过程中,老师们从专业角度出发,耐心指导学生如何精准把握故事的情感基调、合理控制语速语调以及充分展现声音的表现力。学生们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全神贯注、全身心投入到录音工作中。他们用充满情感的声音,赋予每一个故事鲜活的生命力,让那些早已远去的战斗岁月仿佛穿越时空,重新呈现在人们眼前。经过师生们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32条近100分钟的老兵故事录音顺利完成。这些音频将在展览中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播放,让观众仿佛能亲耳听到当年士兵“自己”的深情讲述,极大地增强了展览的沉浸感和感染力,使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亲身感受先辈们的英勇与伟大。
(方志向指导学生进行故事文稿录制)
传媒艺术学院的积极参与,为“衡阳1944抗战记忆”展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专业色彩,让展览能够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成为传承抗战精神的重要平台。此次活动不仅让师生们在实践中锻炼了专业技能、提升了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讲述老兵故事,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得以传承和弘扬,激励着更多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学院荣获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