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简介:
罗积勇,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传媒艺术学院副院长、晴川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湖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修辞学、词汇训诂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在古代用典方式、对偶类型与方法、科举文体研究及古书疑难字词考释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复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中国语言文学研究》《修辞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已出版学术专著《用典研究》、《唐代试律试策校注》、《词汇与修辞学散论》、《中国古籍校勘史》、《〈礼部韵略〉与宋代科举》等8部论著。全程参加了《故训汇纂》的撰写,主编了《〈故训汇纂〉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华诗韵大辞典》(中华书局出版)。主持并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项,在研项目主要有国家社科基项目“中国对偶修辞通史”(19BYY034)。个人专著《用典研究》获武汉大学第11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词汇与修辞学散论》获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本人作为副主编参与的《中华大典•音韵分典》获第九届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第七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
讲座主题:
动画片《长安三万里》播出后,诗酒洒脱、自由不羁的李白成了全民的偶像。历朝历代,在士大夫中也有不少人崇拜李白,元明清的杂剧、传奇和小说中,也有专写李白和涉及李白的作品,有的作品在当时影响还比较大。但是,“李白”终究没有成为全民偶像,推其原因有三:第一,他们笔下的李白始终没有脱离狂傲、嗜酒、求仙问道的传统狂狷形象,流于表面;第二,元明清作品对李白供奉翰林及其此期所作《清平调》词浓墨重彩,意欲蹭唐明皇、杨贵妃故事的热度,而普通百姓对此无多大兴趣;第三,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候,奉行文以载道信条,李白在这方面总被认为逊色于杜甫。
但是,李白毕竟是中国最伟大的烂漫主义诗人之一,其作品反映着盛唐的气度,能吞吐古今。现当代人曾试图从剑侠、从多情人等多个角度去塑造新的李白形象,但均不被普遍认同。唯有在基本尊重历史事实、结合今人的情感需求深挖李白精神内核的这一波作者成功了。《长安三万里》“李白”的偶像化之路其实是漫长的,是文艺界长期探索的结晶,但它的成功为古代诗人和诗词文化乃至整个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转化提供了一个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