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校园新闻 正文

光影筑梦,以情动人——传媒艺术学院第三届晴川影像节隆重举行

作者:田芳辰时间:2018-06-20点击数:

6月14日晚,传媒艺术学院第三届影像节在综二105报告厅举行。本届影像节通过传媒艺术学院优秀学生14级毕业设计推介和向到场学生展映传媒艺术学院优秀影片,来展现晴川影视文化的发展成就和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

莅临我院本届影像节活动的领导与老师分别有学工处处长刘泽政,传媒艺术学院副院长赵锐,传媒艺术学院分团委书记郭孟言,传媒艺术学院专业教师李梦寒老师,张欢老师,张艳老师,传媒艺术学院辅导员徐程老师,蔡盛老师,实验室实验员闵润东老师。

影像节伊始传媒艺术学院副院长赵锐在上台讲话中表示本次影像节本着展现传媒艺术学院优秀的专业能力与文化水平的原则上,实现老师与学生的薪火相传,学长与学弟们的学业传承以及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的目的。

在正片放映前,依旧是传媒艺术学院大型活动前的保留项目开场舞,传院舞蹈队大展才艺,瞬间点燃了主会场的活动氛围。

原创音乐短片《晴声》旋律悠扬动听,歌词朗朗上口,由14级播音同学倾情演唱,向我们讲述了最单纯最美好的大学时光,青涩的面庞,熟悉的环境,同学们在晴川学院肆意绽放着青春,毕业不会伤感,这首毕业歌是告别更是重逢,愿学生都能走出母校拥抱美好的未来。

本次影像节影片佳作云集,主创人员以丰富的艺术手法,将镜头瞄准了社会中的基层阶级,生动地将社会生活在荧幕上再现出来,既让观众深刻体会到人生命运的纷繁精彩,又可以体现电影人的人文主义情怀。

《迟暮》作为本次影像节展映的开场影片以老年人的生活为切入点,讲述当代老年人的生活困境,呼吁人们关注老年人的内心,不留遗憾。

《父子》则是影片中的“意识流”代表,这部影片以主人公自身回忆成长过程的时间线为主体,讲述了一段另类的父子关系。

《第三人称》从情侣分手后向各自的好朋友描述分手场景的这个切入点入手,展现了男女主人公分手时的场景。这部影片启迪我们要学会控制生活,冷静的分析彼此的过失,尊重对方,也尊重每一段真心相待的感情经历。

《铁轨》是一部极具生活化的影片,讲述了轨道维修工人身上的关于岁月流逝的故事。这部影片是通过回忆过去的方式来见证人们在岁月中的成长以及终将老去的无奈。

影片《父子》的导演黄剑表示电影直接展现父子的矛盾太过普通,于是采用了抽离事件本身的方式,用孩子臆想化的画面镜头去表现他的叛逆心理。而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也慢慢理解了父亲的所做作为,时间化解了这场矛盾也是黄剑导演想要传递给观众的观点。

《铁轨》的主创人员陈新彦在接受采访时说到编辑的故事不如真实经历过得故事更加感人。其中对于影片中主人公说方言的设定,陈新彦解释到这样更能贴近生活,可以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这次影像节影片的拍摄手法并没有出现死板与直白的现象,而是十分的新颖与潮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传院学子有颜值有实力,这些作品都很好的展现了传院的风采,有作品就应该大力的推广出去。”

学工处处长刘泽政老师表示到,“本学期由于时间紧张只举行了两次电影见面会,下学期还会有更多的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

第三届晴川影像节在同学们的掌声下落下帷幕,一场具有独特光影魅力的电影盛宴就此落下帷幕,期待传院同学们在发展晴川影像文化的道路上做的更加优秀。

Copyright © 2017-2020   武汉晴川学院   鄂ICP备10004916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邮编:430204